2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说“北”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是一习语,童孺也完全知晓。但我们清楚,有一些古代地图,存在“南上北下”的情况。“北”所指的方位,事实上也并非唯一。我认为,这一现象似与上篇...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1分快3赚钱平台推荐 > 新闻动态 > 苏德激战4个月,将近400万人的惨烈战斗,二战中最大的一场战役
苏德激战4个月,将近400万人的惨烈战斗,二战中最大的一场战役 发布日期:2024-12-22 05:08    点击次数:63
在二战期间,苏联和德国之间进行的战斗可谓是如火如荼,双方在战场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的就是能让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这一方。

提起苏德斗争,就不得不提起发生在乌克兰境内的一场战役,这也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一场战争,第聂伯河战役。

这场战役是二战史上最大的一场军事行动之一,苏德双方的总兵力达到了近400万人,战线总长也达到了1400千米长,战争持续了4个月的时间。

第聂伯河战役

在这4个月中,一共有近155万的苏联士兵伤亡,德国士兵的伤亡也达到了120万左右,所以,这场战争也被誉为“二战绞肉机”,也是苏联和德国损失最严重的一场战役。

在这次战役结束以后,苏联给士兵们授予的“苏联英雄”称号就多达2500人次,而这一战役,也是有“苏联战神”之称的朱可夫,和“战略天才”曼斯坦因之间的正面交手。

展开剩余95%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役,苏联成功从德国手中收回了第聂伯河左岸的领土,还将苏联最重要的经济区基辅解放了出来。

现在的基辅

虽然苏联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但是,胜利带给苏联的,是为今后将德国纳粹者赶出本国创造的有利条件。

那么,苏联和德国为什么会派出这么多人参加这场战争?第聂伯河的战略意义又是什么?双方交战究竟有多惨烈?

欢迎大家浏览今天的浅谈史记,如果您对今天这场战争感兴趣的话,您可以给小编点个赞关注一下,您的支持对小编来说非常重要。

库尔克斯战役

战争背景

第聂伯河战役发生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后,1943年7月,希特勒下令终止堡垒行动,从而使得曼斯坦因陷入了困境。

原本德军在堡垒行动中,就因为情报消息的泄漏导致己方的进攻受到阻碍,这也使得德国处在了战争中不利的一方,对苏联的攻势就显得力不从心。

德国的疲软之势被斯大林发现,在8月中的时候,他命令朱可夫和瓦图京趁此机会发动一次有针对性的军事行动,目的是为了夺取第聂伯河两岸的控制权,为下一步收回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做好准备。

斯大林

当时,这场“临阵磨枪”的战役并不被朱可夫看好,为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取得优势,苏联准备了半年之久,在战争过程中,德军计划的“堡垒行动”使得苏军损失了大量了坦克及驾驶员。

对于刚刚结束上一场战役的苏联军队来说,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休整恢复战斗力,并将损失的士兵和坦克补充完备,这样才能开启下一场战斗。

但是,斯大林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他把朱可夫叫到莫斯科开会并在之前的作战要求上又增加了一条,要将基辅夺回来。

朱可夫

其实,仔细分析战局以后,这场仗也是可以打的,不论从人数还是武器装备的数量上来说,苏军都要占优势。

虽然刚结束了上一场战役,但是德苏双方都是连续作战,况且,苏军还有预备队伍的支援,而德军不同,他们要兼顾东西两条战线,后勤运输的速度以及支援速度一定会跟不上,即便是驻扎在第聂伯河岸边的守军想要借用其他军队的炮火力量,也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影响。

因此,这场战役也是苏联军队最好的反击时刻。

苏德双方交战

乌克兰的战略意义

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到双方争夺的主要地区,也就是现如今乌克兰的所在地,第聂伯河在乌克兰境内缓缓流过,将乌克兰的国土一分为二。

当时的乌克兰是苏联和德国开战之前的重工业基地,还是有名的“欧洲粮仓”,经济发展十分富饶,所以能把乌克兰抢占下来,对于德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旦让苏联渡过第聂伯河,夺回乌克兰,德国就会失去当地免费的劳动力、丰富的铁矿资源、还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供应,所以德国是不会将乌克兰拱手相让的。

战争后的乌克兰

因为河流的原因,两岸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在河流右岸并且地势要比左侧高,再加上右侧是平坦的草原平原,这就要求德军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军事防御,才能不被打败。

所以,在希特勒的要求下,德军在乌克兰这条母亲河的右岸安排了重兵把守,还依托河流建立了一系列防御工事,这道防线也被德军称为“东方长城”。

在希特勒看来,第聂伯河就是德国的“救命稻草”,苏联要想夺回乌克兰,就要面对这条有900米宽的河流,但对面就是德军的战地,除非第聂伯河的水倒流,不然对方是无法攻克这个难题的。

现在的第聂伯河

德军将大量的兵力都集中在这里,部署了将近93个师,还有好多个反坦克营、炮兵等,几乎占到了德国东线兵力的40%,还有70%多的装甲部队也被他们聚集在此,防御措施逐步完善。

面对德军的布置,摆在苏联面前的,仅仅只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寻找到德军在部署上面的漏洞和薄弱点,并把这些作为突破口,从而击溃德军的严防死守,但这同时也会留给德国更多时间来准备物资,甚至有可能让苏军陷入被包围的情况。

另一种方法则是立即发起一场进攻,在强硬、不间断的攻势下,让德国军队无暇顾及其他,来不及多做准备,但这也要求苏联同样做到无法休息,并且还面临着大量人员的牺牲。

二战中的军队

在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斯大林权衡利弊,选择了第二种进攻方案,1943年8月份,苏联军队开始向第聂伯河转移,大战一触即发。

大家对这个死伤严重的第聂伯河战役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意见和大家一起探讨。

第聂伯河战役

战争一共分为两个阶段,虽然苏联方面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在战争的第一个阶段,他们还是受到了德军强有力的反扑。

现在的顿巴斯

在8月13日的时候,苏联的西南方面军首先发起了进攻,展开了顿巴斯战役,以这个战役为起点,逐渐向第聂伯河方向推进,即便是在这个时候,德军还是没有忘记继续修建防御工事。

由于协调的问题,苏联出战的5个方面军并没有协同作战,反而是按照自己部队的节奏来发起进攻,再加上早先机场战役的胜利和连续作战的疲惫,苏军士兵的体能已经逐渐下降。

而德军则利用自己的优势,派后卫部队在每座城市的制高点都安插了一部分力量,大大阻拦了苏联军队前进的脚步。

战斗场景

但是,多日作战的德军为了修建防御墙,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即便拖慢了苏军进攻的脚步,但是依旧只能边打边撤。

这场战争在九月份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苏联在顿巴斯地区将德军击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收复了哈尔科夫。

为了能尽快将德军赶出去,苏联方面组织了两次强有力的进攻,但都被德军拦了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方面的指挥官决定绕过城市,直接向第聂伯河进发。

冒着炮火前进

九月中旬,在德军损伤惨重的情况下,希特勒终于下令,让南方集团军撤退至早先修筑的军事防御附近。

作为第一次第聂伯河反击战的指挥官,朱可夫对于这次进攻十分有信心,他命令部队向第聂伯河发起了全线的进攻,妄图将战线平推过去,一口气穿过河流,收复基辅,为之前牺牲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但是,战争的残酷往往无法想象,朱可夫低估了德军花费了一年时间修建的“黑豹防线”,这道防御工事终于派上了用场,它让疲于奔波的德军将士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并且德军还在这里准备了装甲部队作为移动的防御力量,使得这道防御变得几乎坚不可摧。

休息的士兵

因此,第一次的反攻行动宣告失败,不过瓦图京、科涅夫等人指挥的部队并没有被彻底打败,勉强在河岸建立了桥头堡,这也为第二次第聂伯河反攻战做好了准备。

所以,在9月份的时候,苏联打算发第二次反攻战扩大桥头堡,为了赢得这次的胜利,沃罗涅日方面军提议说,可以展开一场空袭,这样能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控制敌方的一些交通枢纽,阻断他们的退路,让他们无法得到援军的帮助。

这个提议得到了斯大林的认可,于是,苏联军方的最高统帅部,以最快的速度将这次作战的方案草拟出来,交给了沃罗涅日方面军。

方面军

仓促的空袭行动

这个方案要求方面军配合航空兵进行侦察,摸清楚德军的兵力部署以及具体方位,以便于在9月25日晚上航空兵能够成功降落在德军后方。

虽然这份计划指出了大概的作战范围、空降地点、需要切断的交通等,但是具体的作战计划和部署都交给了方面军的司令部进系统的安排。

直到9月16日,这份语焉不详、废话连篇的作战计划书才交到了沃罗涅日方面军的司令部,看着文件内容中夹杂着的大量废话,方面军司令部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才将这份文件中的有效内容提炼出来。

空降兵

这就使得留给方面军的准备、制定计划的时间并不多,司令部也只能粗糙地进行了部署,他们派了苏联第1、3、5近卫空降旅中,将近9000多名士兵参加这场仓促的空降行动。

其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女性话务员、战地医护人员以及无线电操作员,即便这些人接受过空降训练,但是面对训练有素的德国士兵,他们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根据计划的规定,这支人数众多的空降部队将在德军的“马其顿堡垒”等后方大约30公里的地点进行降落,这次行动中参与的飞机有将近230架。

二战时期的运输机

为了掩护他们降落,在进行空降之前需要由苏联的野战侦缉队对前线的德国军队发起冲击,吸引敌方的注意力,还要悄悄潜入敌军后方,用照明弹作为空降地点的标志指引空降兵降落。

并且,这支部队还要负责和各方部队取得联系,做好随时为空降部队提供支援的准备,任务难度十分巨大。

在这种情况下,详细的作战细节以及作战步骤直到9月22日才完成,这就使得原定于22日的降落行动推延至25日,不论是侦察兵、方面军还是空降兵,他们的时间都是非常紧迫的。

即将登机的空降兵

在行动的前一天,沃罗涅日方面军像往常一样对德军的阵地进行了火力攻击,与此同时,他们也派出了侦察机,对德军的前沿阵地进行了侦察,为了确保行动万无一失,苏军还给每个空降的联队配备了无线电,还挪出了4个通讯频道以供他们使用。

并且,他们还为每一位空降兵都准备了足够用上3天的武器装备和干粮,也为实施空投补给做好了准备,一切看起来都非常顺利。

在9月24日这天上午,这些空降兵到达了指定地点集合,按照计划,本应该在25日的时候由500多架运输机起飞,向战场投放大约4500名空降兵。

整理装备的士兵

但是,由于时间仓促,命令未能准时下达,等这道命令抵达指挥官手中的时候,留给这些空降兵的时间只有15分钟。

他们来不及准备很多的东西,除了必须携带的武器装备以外,他们仅仅配备了御寒大衣、反坦克地雷、铁锹就连忙登上飞机。

然而倒霉的还在后面,因为天气原因,大量的运输机无法抵达机场,并且该机场也并未做好起飞的准备,运输能力大大降低,原定计划起降500多次的飞机只起降了300次左右。

大型武器装备

并且在机场的指挥官为了追求速度,还为了飞机不受到损坏,严令禁止每架飞机按照最高负荷载量搭载士兵,这就导致,每个人需要将自己身上携带的装备物资留下一部分。

这给本就不“富裕”的空降兵们雪上加霜,许多无线电和物资被他们扔下来,甚至每架飞机的油箱中的燃油都被严格限制。

人们在倒霉的时候总觉得下一秒会迎来好运,却没想到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倒霉的事情。

降落的运输机

降落在敌人脸上

因为计划制定的过于仓促,再加上这些运输空降兵们的飞行员对这个地区的飞行区域没有太多的了解,并且,他们是在夜间出发的,黑暗挡住了他们寻找地面标志的目光。

这些飞行员被告知,他们在看到地面侦察兵们发射的照明弹或者点燃的篝火时,要把这些信号当作实施空降的标志。

但是德国士兵不知从哪里得来了消息,在自己的前线阵地上点燃了篝火,还时不时地发射照明弹,这就误导了苏军的飞行员们。

战斗中的士兵

在忽明忽暗的夜空中,也不知道哪位飞行员看到了下方的“信号”,只听见有人大喊了一声:“我们到目的地了!”于是,第一位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了下去,紧接着大量的空降兵们如同饺子下锅一般纷纷开始往下跳。

在驾驶运输机的飞行员当中,碰巧有一位严谨的机长,出于军人谨慎的职业素养,这位飞行员会随身携带飞行图,当他打开地图想要确认一下降落地点时,突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在经过仔细比对之后,他发现这里并没有如同地图上显示的地貌特征,反而有一些类似“堡垒”的建筑,这让他想到了德军修建的防御军事,这位飞行员当即就想汇报上级停止跳伞,但是第一批将近3000多名的空降兵早已降落在德军的阵地上。

运输物资

一开始,面对这些“从天而降”的苏联士兵,德军确实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无法想象苏联的人马会突然出现在自家阵地上,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这些空降兵确实取得了一些战果。

德军的一些军事要塞就被空降兵们打了下来,就连他们修建的警察学校也被空降兵一举拿下。

但是,随着天色逐渐亮起,德国士兵逐渐回过神来,他们一开始以为是苏联的主力部队大肆入侵,但现在发现他们想象中的强大攻势并不存在。

指挥作战

于是,这些直接降落在德军“脸上”的苏联士兵们遭殃了,他们被德军包围并且残忍地杀害,就连苏联为这些空降兵准备的空投物资也被德军截获,而在地面等待进攻的沃罗涅日方面军还没来得及行动,就听到了这个不好的消息。

这些降落在敌方阵地的伞兵和德军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搏杀,有一些没有落在战地当中的空降兵则躲在敌军后方打起了游击,他们到处袭击落单的德军部队。经过13天的艰苦奋战,这支伤亡无数的空降部队最终被解散。

这次行动的失败,虽然让苏联军方高层震怒,但是他们并没有放弃强渡第聂伯河的想法,但是,一旦强渡,就需要采用人海战术,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人的牺牲才能换来胜利。

坦克

强渡第聂伯河

面对德国军队在对岸筑起的坚硬的“堡垒”,要想冲过去必须要在德军的枪林弹雨下走一遭。

于是,这些苏联士兵们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德国军的枪炮中冲锋,他们在渡河的过程中会拿起自己手边的任何东西抵挡敌人的子弹,也会借助可以浮起来的东西过河,包括自己战友的尸体。

在这样惨烈的牺牲下,苏军冲向了河对岸,前文提到过,之前苏军建立了一个桥头堡,随着大量的苏联士兵强渡第聂伯河,苏联很快建立起了第二个桥头堡,接下来就是第三个、第四个......

强渡的士兵

德军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苏军就这样建立起大量的桥头堡,他们对这些建立起来的桥头堡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德军派遣自己的装甲部队和空中力量进行了密集的空炸,企图借此机会阻断苏军的交通,防止他们将杀伤力大的武器运到这里。

但是,苏联很快组织起了力量开始有序防御,空中、地面都增强了支援,等到了九月底的时候,苏联已经在河流右岸建立了23座桥头堡,甚至已经把战壕修建好了,苏联的支援部队陆续抵达了前线。

到10月中旬,苏联在第聂伯河附近集结的兵力足以发动一次强有力的进攻,于是,整装待发的苏联军队发起冲击,将德军从第聂伯河赶了出去。

前进的士兵

德军引以为傲的军事堡垒也没能挡住苏军的脚步,在第聂伯河失守以后,德军开始向河流下游以及基辅地区撤退,他们还妄图想从河流左岸阻挡苏联,但是战争局势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在此之后,德军节节败退,苏军乘胜追击,并在勃列日涅夫的指挥下,收复了基辅这个重要的地点。

至此,希特勒这个德国纳粹主义的领导者才不得不面对在这场战役中依旧失败的事实,对于德国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就相当于丢失掉了东线战场,这对整个战线来说是个不小打击。

二战中的德军

虽然苏联在此次战役中伤亡惨重,但德军经此一役也是元气大伤,据德国方面自己叙述,他们认为这次战役是自斯大林格勒战役以来德国士兵最大、最失败的一场战役。

而对于苏联来说,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能向世界展现出苏联作战的实力,更意味着抗争法西斯的力量在二战之中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更能为社会主义阵营中的盟友换取更高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发言权。

在小编看来,这场战争的伤亡无异于是二战战场上最为惨烈、伤亡人数最多的一场战争,虽然苏联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这些胜利凭借大量士兵的牺牲换来的。

路边牺牲的人

战争并不是社会的主旋律,这场血腥的战争值得我们铭记与深思,只有这样才能从中找到和平的答案。

今天关于这场惨烈的第聂伯河战役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会。

发布于:河南省